伊莉討論區

標題: 袁崇煥配做民族英雄嗎? [打印本頁]

作者: Fisherk123    時間: 2017-4-9 11:28 PM     標題: 袁崇煥配做民族英雄嗎?

袁崇煥配做民族英雄嗎?  發這個貼的主旨很清楚,就是還歷史一個真實,讓客觀事實昭顯,給滿清當年的奴化宣傳以予重擊。
  首先概況描述一下,權充提綱挈領吧。
  1、袁崇煥成名於“寧遠大捷”,但該役損兵三萬,殺敵二百,不過是閹黨爭功吹出來的。
  2、袁崇煥曾在寧遠大捷前迎合魏忠賢,大修忠烈祠,但未得到閹黨寵幸,賞賜不多,遂憤而辭職。
  3、努爾哈赤並未被大炮打傷,死與袁崇煥無關。
  4、殺毛文龍是個大錯。
  5、袁崇煥自知勝清朝無望,希望議和,但朝廷不允,於是掌管天下兵馬的袁刻意放鬆防線,讓清兵攻略京師,並刻意減慢回援速度,甚至有意遣散四面前來救援京畿的部隊,以威脅朝廷同意議和。
  6、袁崇煥曾私自賣糧食給饑荒中的清朝
  7、袁崇煥性格倨傲,比較固執,從來都要求別人遷就自己。
  8、袁崇煥並無太大的軍事才能,守城有一些戰績,但宏觀軍事思想和野戰等其它軍事行動的指揮能力很平庸。
  9、袁崇煥雖然在守城過程中取得了成績,卻是以巨大的財力人力為代價換來的,他的宏觀戰略其實並不高明,犯了許多致命錯誤。
  10、有一種看法是,當滿桂在北京城下與清軍血戰時,袁崇煥在背後放冷箭,射死滿桂。而袁崇煥犯的一系列錯誤,並非愚蠢導致,而是刻意賣國。此觀點並未得到公認。
  11、反間計純屬編出來的故事
  12、袁崇煥確有取死之道,但崇禎起初不願殺他,但後來迫於黨爭的壓力,才將其處死。
  個人認為,袁崇煥並非漢奸,他的一系列錯誤,源於他的軍事才能比較差,性格上也有些問題。袁崇煥是個文官,沒有經過軍事培訓,不過此人不怕死,肯出力,又得到崇禎信任,給他調撥了大批資源,所以能在之前其它文官指揮失敗後,在防線上穩住陣腳。算是個大將,但談不上指揮高明的帥才。
  乾隆執政後,把袁崇煥當成一面旗幟硬吹起來,目的就是凸顯崇禎的昏庸、明朝的腐朽,以像清朝統治下的漢人灌輸奴性思想,讓他們覺得清取代明是順天應命,以穩固滿清的統治。



作者: VC36S    時間: 2017-5-13 08:06 PM

像這樣的人中國歷史上太多了
作者: sexkiller3    時間: 2017-5-14 02:59 PM

版主拿一堆錯誤的史料, 叫人如何討論? 不知道版主自創還是從哪兒取得?建議先看看金庸袁崇煥評傳再來這裡討論.
作者: jerryliang1127    時間: 2017-5-14 04:45 PM

這篇帖子我以前在其他論壇已經看過, 也對內容提出過不同的看法, 例如第一點, 寧遠大捷損兵三萬,殺敵二百, 這三萬人其實是在後金圍攻寧遠城不下的情況下轉而攻擊明軍糧草重地覺華島, 當時因海面結冰才讓後金騎兵可以長驅直入造成島上三萬軍民戰歿, 這三萬人不是死於寧遠城.

第三點,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役後半年死的, 我也認為應該不是寧遠城火炮造成, 但是努爾哈赤自己就說過他從25歲以來只有寧遠一城打不下來, 可見袁崇煥確實有兩下子.

光是以上兩點我就認為原作者立場失之偏頗, 袁崇煥的個性確實喜歡說大話, 不是個道德完人, 但是在明朝崇禎那個年代, 完人大概都被崇禎殺光了吧?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14 06:59 P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14 07:14 PM 編輯
jerryliang1127 發表於 2017-5-14 04:45 PM
這篇帖子我以前在其他論壇已經看過, 也對內容提出過不同的看法, 例如第一點, 寧遠大捷損兵三萬,殺敵二百,  ...

很抱歉,根之三朝實錄的記載,守在覺華島的,剛好有些都是袁崇煥的部下…在覺華島戰死的姚與賢、李士登、王錫斧、王鼇等人,剛好証明袁崇煥當時對於覺華島守備是有指揮權的並做了部置。

袁崇煥揭:『奴酋入犯,本道與總兵滿桂、同知程惟模住紮寧遠,為死守計:城內以廣武營步卒守之,更撤中左所都司襯兆蘭帶領步兵,與都司徐敷奏憑城為守。總兵標下內丁城上及四門為投,本道督內丁專一城內搜拿奸細。其傳宣督陣,則中軍孫紹祖、何可綱……等是也。修武營參將祖大壽領營內健丁,出興冰瓦窯沖為援。前鋒既撤,王承胤、肖升、左副將不許西入,領其轄下之兵,緣紅羅山一帶堡在賊後。副將朱梅、遊擊馬爌、鄧茂林,各簡其健卒,與參將合迎,為寧遠外援。其各小堡,俱歸併于覺華、寧遠。各堡官如孟繼孔、孫呈惠、王太運、周良馭、張存仁、余國鳳、戴光祖、孫定遼、趙邦甯,馬兵一、二百或數千,俱攢而入在大營中,從北應援水營遊擊姚禹賢、喬桓、李士登,都司王錫斧,守備王鱉、查應才,各簡其船上勁兵,援之于南。中右所城雖小,然在寧遠之後稍緩,該將劉永昌與尤岱自願為死守,應聽之各。總兵趙率教自應以步卒守其信地,為寧遠之後勁,其馬兵及各小堡主將、戰將如竇成功……等俱應令其領所部馬兵從西應援。總之今日以甯遠為前鋒,甯遠一固,則奴必不敢舍堅城而西;甯遠不守,諸城堡如中右、中後未必能存,又當集關內之力,援前屯』。(《三朝遼事實錄》卷15)

薊遼總督王之臣奏:『其覺華島敗而死忠足錄者姚與賢李士登王錫斧王鼇、李一葵、張其勝、翟繼臬、徐國蕃、金冠、金士麟,與中千把諸人俱當錄者也。計上首虜至二百六十有九,皆得其名,系降夷與回鄉所識認者……覺華島之喪者七千有餘,商民男婦殺戮最慘』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14 07:16 P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14 07:17 PM 編輯
sexkiller3 發表於 2017-5-14 02:59 PM
版主拿一堆錯誤的史料, 叫人如何討論? 不知道版主自創還是從哪兒取得?建議先看看金庸袁崇煥評傳再來這裡討 ...

哈哈金庸一個歷史門外漢寫的袁崇煥評傳如怎麼就被當成正確歷史了?

不知你有看過明朝的官方檔案了嗎?
明朝的官方檔案,崇禎長編。袁的罪名是: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
作者: sexkiller3    時間: 2017-5-15 12:53 AM

夜月焰 發表於 2017-5-14 07:16 PM
哈哈金庸一個歷史門外漢寫的袁崇煥評傳如怎麼就被當成正確歷史了?

不知你有看過明朝的官方檔案了嗎?

所以才叫你們看看袁崇煥評傳. 人家是不是門外漢我不知道, 但至少金庸是看了不少史料才寫了這些評傳. 裡面有自己看法和分析,也有當時官場上對袁案的看法. 更重要所有史料都注明出處.

至於明朝的官方檔案所例的罪名, 文章裡已有解釋, 你可以自己看;
袁為何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冤案, 就是因為所例的罪名很多都站不住腳.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15 01:32 A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15 02:01 AM 編輯
sexkiller3 發表於  
所以才叫你們看看袁崇煥評傳. 人家是不是門外漢我不知道, 但至少金庸是看了不少史料才寫了這些評傳. 裡面 ...

金老的袁崇煥評傳早就看過了,裏面很多門外漢的看法。
而且是屬於早期的。
現今史料出來的多了,袁事蹟本事也真愈見明顯了。
而且金老一定沒看過我所說的明朝官方檔案《崇禎長編》,

袁被定罪之一
本來滿清在來到薊州城前是袁是有機會攔下來的,但是他為了爭功,把前來支援的劉策軍給遣走了(援兵四集,盡行遣散)
一面向崇禎說
初四日早發山海初十日抵薊州,計程五百里。而六日馳到入薊城歇息,士馬細偵形勢嚴備撥哨力為奮截。必不令越薊西一步………薊以西可無慮矣!
結果就是滿清從薊州越過了,而袁到隔日才知。
而且追擊時還追錯地方,跑到南邊的河西務去了!而此時滿清正打打三河。就算一開始追錯了,後來皇太極 15日都到北京的門口通州了!!此時也總該接到消息吧
《滿文老檔第19冊》
十四日,大軍至三河縣,獲一漢人,令持書招降。
十五日,遣貝勒莽古爾泰、墨爾根載青、額爾克楚虎爾、台吉杜度、台吉豪格統兵三千人赴通州河查視渡口處,兼捕哨卒。汗自三河縣起行,

大同、宣府二總兵官之兵駐北邊順義縣城等語。遂遣台吉阿巴泰、台和岳託率二旗兵及蒙古二旗兵往。

    是日,渡通州河,駐營城北

而袁督師呢??
《遼師入衛紀事》
十六日,至河西務,營城外。有一兵擅取民家餅,當即梟示。

16日追滿清追南邊的河西務了!!
人家滿清在北,你在南。

這是怎樣的偵察,怎樣的防線布署,怎樣的統帥?
一下子說必不救越薊西一步,結果滿清都打到北京了,
這不就是縱敵長驅嗎?

而袁原本的上師孫承宗是怎麼記載的呢??
時宣傳崇煥挾敵講款,咸欲倚崇煥以媾敵而獨難公一人。會合文武將吏於關聖祠曰:戰在僕守與諸公共之,諸公云何?眾曰願隨公效死。

金老的評傳跡,督師有信來, 結果督師有信來後是怎樣呢?

《高陽太傅孫文正公年譜卷之五》

令二將捧上手詔往。大壽懼有變,密指麾下譟而出關。世龍追及於歡喜嶺,單騎入其營,傳閣部撫諭諸將,諸將皆羅拜。諸將聞公至關,多陰規自拔。王承印所部率先走,曹文詔亦踰墻亡走,及與世龍語,皆目動。大壽心知之而又恐諸將之賣己也,乃受詔歛兵以待命。

祖大壽先是擁兵譁變東走。 後來孫承宗派人拿書信召撫時,部下看到馬士龍來都先後出去迎接馬世龍了。而祖大壽看到眾人都出去了才不得不歛兵待命。
好一個祖大壽!!(為何祖大壽如此?因為他暗通後金,和皇太極往來釋數次,怕被人發現,後來就被孫承宗發現了。同樣的記載滿文老檔也有)

附上地圖




另外給你一下參考比較

清嘉慶15年川楚教亂時,教民突破四川總督魁倫防線,進入川西,嘉慶就把魁倫逮京賜死,子戌伊犁了。






作者: jerryliang1127    時間: 2017-5-15 08:53 AM

夜月焰提出很多的說明證明您對這段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佩服!

但是您注意到原文的意思嗎? 原文作者是指責袁崇煥不配做民族英雄, 身為一位都帥在戰場上的指揮失當應該與賣不賣國沒有太大關係吧? 長平之戰的趙括被後人指責為紙上談兵, 卻沒人說他叛國, 因為在最後節骨眼, 趙括親率趙軍突圍, 被秦軍射死在戰場上, 也算死得其所, 我的意思很明白, 袁崇煥性格剛愎自用, 但不需要幫他潑上叛國的髒水.
作者: warguild    時間: 2017-5-15 01:54 PM

是不是民族英雄就看有沒有人推造勢囉
只要有人推
魔鬼也可以當英雄
只要沒人推
聖人也可以當魔鬼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17-5-15 05:57 PM

本帖最後由 tangoxtc 於 2017-5-15 08:14 PM 編輯
jerryliang1127 發表於 2017-5-15 08:53 AM
夜月焰提出很多的說明證明您對這段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佩服!

但是您注意到原文的意思嗎? 原文作者是指責袁崇 ...

被認為是叛國是因為北京守城戰時
他犯了這點"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
他比敵人晚到後的第一個請求是
"打開城門讓我的部隊進來"

按照袁崇煥在遼東的打法的確是利用堅城固守反擊
與滿人打野戰極為不利
但是他卻沒顧慮到此時門下有人有過通敵的紀錄
自己有延誤戰機的錯誤
敵人緊跟在後的狀態
在城外一戰未打就要求開門入城
這樣還不讓人起疑嗎
雖然最後慘勝
但是配合上之前的遼東軍的種種紀錄
自然而然沒戴過反賊的帽子也戴上了
作者: 形而上    時間: 2017-5-15 07:41 PM

不知道民族英雄的定義是甚麼?
袁崇煥是不是忠臣或者是不是能臣倒是可以討論

個人覺得袁崇煥對崇楨誇下海口說5年可以平定遼東,以致造成一連串的錯誤
殺毛文龍與後金私自交易與議合,終於被當成賣國賊都是源自於此
而崇楨犯下更大錯誤就是殺了大明朝最大支柱袁崇煥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17-5-15 10:17 PM

形而上 發表於 2017-5-15 07:41 PM
不知道民族英雄的定義是甚麼?
袁崇煥是不是忠臣或者是不是能臣倒是可以討論

明朝在殺了袁崇煥後
關寧錦防線也依然固守著
滅明的關鍵在於民亂
這點就算袁崇煥在也無法改變
等到吳三桂開山海關時
明朝早已亡在民變上了
作者: mada033    時間: 2017-5-15 11:37 PM

本帖最後由 mada033 於 2017-5-15 11:38 PM 編輯

以抵抗外族入侵的行為上
稱他民族英雄是絕對足夠了
但拿當皇帝的觀點看他
當然覺得他該死
為什麼 吳三桂 奉旨入衛首都北京
一路上「遷延不急行,簡閱步騎」
還不是怕最後有袁崇煥的下場
別忘了崇禎時代滿朝都噴子大隊
噴越大力的越忠誠

要說袁崇煥畫大餅?
他說 五年要收復遼東(1628年七月)
赴任時是1628年八月
1629年六月五日誅殺毛文龍
己巳之變後袁崇煥就被召進皇宮審問後下獄(1629年十二月)
時間才短短一年四個月不到
就這樣要把他當歷史罪人...真的太嚴苛
作者: chan.taiman20    時間: 2017-5-17 12:31 AM

本帖最後由 chan.taiman20 於 2017-5-19 10:18 PM 編輯

近年,大陸網民在貼吧上對袁崇煥的爭議不斷,連鳳凰網都拿此題目來做文章。樓主大概是以此為據吧。

首先,民族英雄是否一定要是戰無不勝的軍事家才能稱得上呢?那麼,《正氣歌》的文天祥、揚州十日的史可法,還有安史之亂的張巡,都打敗仗甚至被活捉,是否軍事指揮未能達到戰無不勝,就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呢?

就算是軍事家而言,古往今來又有多少個軍事家真的做到戰無不勝呢?韓信是做到的。項羽、曹操的級數,也嚐過敗績,是否因為未竟全功就能對歷史人物的軍事才能全盤否定呢?

事後孔明很容易,但須知道明朝自萬曆年間的薩爾滸戰役慘敗給後金後,明軍對後金的對戰完全處於下風,直至寧遠之戰才首次讓努爾哈赤遇到挫折。這場仗是以堅壁和大炮的守城戰,代替之前在荒野跟後金作野戰。大炮的威力在今天看來很可笑,但在巡航導彈還沒發明之時,後金兵碰上城牆結合大炮的戰法,就被殺得膽戰心驚。野戰的優勢不能發揮出來,就只能退兵,成就寧遠之勝。

寧遠之勝雖被朝廷誇大為大勝,但此役的意義不能單以士兵死多少人去衡量,而是讓明軍找到了克敵制勝的方法。也就是說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關寧錦防線是行得通的。

關寧錦防線不是沒缺點的,因為要經營這條防線需要時間,也耗費極大。嚴格來說,此戰略是用資源戰來抵抗後金的機動戰,就類似二戰時蒙哥瑪利對抗納粹沙漠之狐隆美爾那樣。而且,八旗兵是可以繞過防線進襲的,這就是後來己巳之變。

構築這條防線也是要時間的,因此袁崇煥雖然主戰,也有用議和手段行緩兵之計。代價是皇太極得以藉機擊敗朝鮮。同時,袁也換取時間築成關寧錦防線。

己巳之變的遠因是天災令蒙古和後金缺乏糧食。當時,蒙古曾向明朝要求糧食,但崇禎只准有限度地發糧。後來,皇太極聯合蒙古發兵,撓過關寧錦防線進攻。

孤軍深入是兵行險著,後世事後孔明,知道皇太極進襲北京,但當時究竟是向西挺進襲京,還是向南掠奪一番然後退回關外,誰也說不準,只有皇太極掌握著主動權。孫承宗是提出過要防範皇太極進攻京師的,但急行軍入關馳援的袁崇煥沒有太多選擇,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供他選擇,選擇了往河西務也不是什麼大的失誤。

及後他得知敵軍直撲京師,已急行軍三百里,還要在敵軍抵京前一天來到北京門外勤王。基本上,步兵跟不上,騎兵也有數千丟在途中。士兵疲憊,奏上要求入城休整,難道是大過嗎?

翌日,廣渠門之役,袁崇煥親率將士迎戰,苦戰下擊退莽古爾泰。樓上有人引袁氏部屬周文郁的《遼師入衛記事》說袁軍追敵追錯落河西,可沒有說明《遼》所載袁氏在廣渠門之役中,「一賊掄刀砍值公(袁崇煥),適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對而折。」袁崇煥差點就跟趙率教一樣戰死沙場。

廣渠門之役後,皇太極也撤兵。後來,得知袁崇煥被囚,才回師再攻。看來,皇太極唯一忌彈之人,就是袁崇煥!沒有了袁崇煥,崇禎就迫滿桂出戰,而滿桂就此在永定門之役中殉國。後來又是要袁崇煥手書祖大壽回師,才能令皇太極退兵。

袁崇煥經營遼東之時,明軍的戰鬥力沒有什麼優勢可言,野戰的對戰紀錄尤其差,因此即使戰勝,也往往只是慘勝。

袁崇煥的優點是抗金意志堅決,而且有鼓舞軍民士氣的能力。軍事謀略方面,應該不及同時代的孫承宗和皇太極,更莫說歷代名將。他在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和己巳之變的廣渠門之役都是親身參與不是鬧著玩的,以文臣出身而言,已盡了臣子保家衛國的責任。他被處以極刑,而且罪名都是些莫須有的說法。再者,他復出後只有十六個月時間經營,期間還要收拾寧遠兵變的殘局。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恐怕在北京官場是個異類,而且性子剛硬,又得到皇帝寵信,因而當時的言官對他有頗多批評。現在不少貶袁言論,也是根據這些言官的言論和崇禎一朝的紀錄,是有所偏頗的,也就如單應清朝所修《明史》來論斷一樣,也是不能作準。



作者: jerryliang1127    時間: 2017-5-17 08:03 PM

chan.taiman20 發表於 2017-5-17 12:31 AM
近年,大陸網民在貼吧上對袁崇煥的爭議不斷,連鳳凰網都拿此題目來做文章。樓主大概是以此為據吧。

首先, ...

好極了, 把我沒講出來的重點說出來了, 能看到教科書上沒講的細節, 這才是研究歷史的態度.
作者: chan.taiman20    時間: 2017-5-19 02:44 PM

本帖最後由 chan.taiman20 於 2017-5-19 11:55 PM 編輯

近年,袁崇煥的功過又再被抄熱,在大陸的網上討論區不少人熱議。網文如《袁崇煥失誤總略及其與明朝滅亡的內在聯繫》與《袁崇煥在寧遠大戰中丟糧棄島罪責難逃》等早在2007、2008年起已在網上熱傳,已近十年。也早有網民撰寫《試析關於袁崇煥的幾個經典誤解》一文加以駁斥。這些文章,見於大陸百度貼吧、鳳凰網、豆瓣等網站。有興趣的朋友大可自行搜尋看看。

袁崇煥是具爭議人物,自明末清初至今,論者一直爭議不休。不過,袁崇煥倒也不是到了清朝乾隆修《明史》時,才被轉貶為頌。根據民國學者錢海岳編撰的《南明史》,南明弘光帝已復袁崇煥、趙光抃原官。弘光元年二月,予袁崇煥祭葬。到了永曆帝,又謚袁崇煥「襄愍」。「襄愍」之謚,熊廷弼也曾被崇禎追謚。

崇禎似乎有種軍事失利,就斬殺自家大將的癮。袁崇煥、趙光抃等曾有軍功的戰將,都因為一些軍事上的失利,而不是大敗,甚至也未查明原因,就給他處死。無數總督、巡撫被他親自下令處死。崇禎即使又心治國,又不算懶惰,但在國事風雨飄搖之際,動輒殺戮朝臣,亡國也難全然誘過他人。不是一句清朝人修明史別有居心,就可解說的

作者: chan.taiman20    時間: 2017-5-21 06:20 PM

這裡,再抄錄一堆跟袁崇煥有關的史書著作一篇,有興趣研究此課題者,可作參考:

早期史料:

《明熹宗實錄》、《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汪楫《崇禎長編》、《明思宗皇帝實錄》、《崇禎實錄》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明清史料》、《明清內閣大庫史料》、《明清檔案存真選輯》、羅振玉《史料叢刊》

張廷玉等《明史》、夏燮《明通鑑》、龍文彬《明會要》、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及彭孫貽等之補遺)、萬斯同《明史稿》

《滿文老檔》、《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清太宗實錄》、《滿洲實錄》、蔣良騏《東華錄》、王先謙《東華錄》、《八旗通志》、《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廷開國方略》、《清史稿》、周沆《滿洲編年紀要》、魏源《聖武記》

《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承政院日記》、《備邊司謄錄》、李肯翊《燃藜室記述》、趙慶男《亂中雜錄》、張存武等《清入關前與朝鮮往來國書匯編》

談遷《國榷》、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傅維鱗《明書》、計六奇《明季北略》、彭孫貽《山中聞見錄》、周文郁《邊事小紀》、吳應箕《兩朝剝復錄》、諸葛元聲《兩朝平壤錄》、茅元儀《督師紀略》、蔡鼎《孫高陽前後督師略跋》、沈國元《兩朝從信錄》、葉紹袁《啟禎紀聞錄》、葉向高《蘧編》、熊廷弼《熊襄愍公集》、孫承宗《高陽集》、孫銓《孫文正公年譜》、佚名《今史》、張岱《石匱書後集》、劉若愚《酌中志》、夏允彝《幸存錄》、毛霖《平叛記》、梅啟照《稿本明史約》、查繼佐《罪惟錄》、昭槤《嘯亭雜錄》、文秉《烈皇小識》、文秉《先撥志始》、葉廷倌《鷗陂漁話》、全祖望《鮚埼亭集》、李遜之《崇禎朝紀事》、陳子龍《明經世文編》

毛承斗《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吳騫《東江遺事》、吳國華《東江客問》、柏起宗《東江始末》、朱榕《表忠錄》、汪汝淳《毛大將軍海上情形》、佚名《毛文龍孔有德列傳》、李清《袁督師計斬毛文龍始末》

陳玉樹《袁崇煥殺毛文龍論》(《後樂堂集》)、梁啟超《袁督師傳》、張次溪《袁督師遺事遺稿匯輯》、佚名《袁督師事蹟》

陸雲龍《遼海丹忠錄》、佚名《鎮海春秋》、吟嘯主人《近報從譚平虜傳》

康熙《錢塘縣志》

近人論著:

閻崇年余三樂《袁崇煥資料集錄》、閻崇年呂孟禧《袁崇煥學術論文集》、《袁崇煥研究論文集》(桂苑書林)、羅志歡《袁崇煥研究論文選集》

閻崇年《袁崇煥傳》、羅玉萍《袁崇煥研究》、樊樹志《晚明史》、樊樹志《崇禎傳》、孟森《明史講義》、晁中辰《崇禎傳》、孫文良李治亭《明清戰爭史略》、李光濤《熊廷弼與遼東》、夏維中《景山的晚風》、孫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傳》

論文一覽:

李光濤《毛文龍釀亂東江始末》、《朝鮮稱頌毛文龍碑文考》、《跋毛大將軍海上情形》(以上見《明清檔案論文集》)

尹韻公《袁崇煥誅毛文龍案考——兼論毛文龍》、余三樂《袁崇煥死因再探》、孟昭信《試評袁崇煥的功與過》(以上見《袁崇煥研究論文選集》)

林鐵鈞郭成康《論袁崇煥的主和與斬帥》、關文發《袁崇煥誅毛文龍辨析》、陳生璽《論毛文龍據皮島》、鄧珂《袁崇煥誅毛文龍辨》、陳涴《袁崇煥誅毛文龍辨析》、賈乃謙《論袁毛關係與啟禎決策集團》(以上見《袁崇煥研究論文集》)

閻崇年《袁崇煥斬帥辨》、陳生璽《毛文龍與皮島》、姜守鵬《袁崇煥與劉興祚》(以上見《袁崇煥學術論文集》)

李善洪《試論毛文龍與朝鮮的關係》、王昊《崇禎帝與袁崇煥之死》、孟昭信《毛文龍來書試析》、姜守鵬《毛文龍與皇太極的關係——毛文龍書信簡析》、羅繼祖《十七世紀遼東人民抗後金的鬥爭》、羅繼祖《毛文龍功罪》(以上見《史學集刊》)

神田信夫《清太宗皇太極和毛文龍的議和》(《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陳生璽《關於毛文龍之死》、《關於毛文龍被殺之前後》(《明清易代史獨見增訂本》)、陳生璽《論毛文龍的鎮江之役》(《第二屆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王振西《毛文龍之死及其影響》(《史學會刊》)、王鍾翰《毛大將軍海上情形跋》(《淡江史學》)、郭成康成崇德《劉興祚論》(《清史研究》)、季士家《袁崇煥戰略戰術思想研究》(《清史研究集六》)

李尚英《明與後金對遼沈地區的爭奪述評——兼論毛文龍與毛家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喬治忠《毛大將軍海上情形與中日兩國的學者》(《中國典籍與文化》)、莊練《袁崇煥與毛文龍》(《春秋》)、許振興《論毛文龍的歷史地位》(《社會科學輯刊》)、劉安邦《袁崇煥殺毛文龍,崇禎殺袁崇煥公案》(《春秋》)、李善洪《後金朝鮮「丁卯之役」原因淺析》(《吉林師範學院學報》)、陳遼《論明末毛文龍、袁崇煥兩大錯案》(《鹽城師專學報》)、魏剛《毛文龍在遼東沿海地區的戰略得失》(《大連大學學報》)、魏剛《明朝設鎮皮島的戰略得失》(《黑龍江民族叢刊》)、姜守鵬《明朝與後金的東江角逐》(《蒲峪學刊》)、劉勇《評明末毛文龍案》(《樂山師專學報》)、吳士勇《再論袁崇煥之死》(《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周琳《萬曆四十六年至天啟七年海運濟遼》(《長春師範學院學報》)、吳一渙《17世紀初明朝與朝鮮海路交通的啟用》(《歷史教學》)、賈乃謙《朱溶及其忠義錄試析》(《遼寧大學學報》)

高志超《劉興祚事蹟考》(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徐志豪《毛文龍生平研究》(清華大學碩士論文)、張婷婷《後金崛起後明朝與朝鮮關係初探》(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張平仁《遼海丹忠錄與鎮海春秋的真實性及文體歸屬》(《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白堅《毛文龍是英雄還是罪人——關於遼海丹忠錄的思考》(《明清小說研究》)

其他:

《明實錄類纂》20餘冊、《明代滿蒙史料》、黃雲眉《明史考證》、吳廷燮《明督撫年表》、張士尊《明代遼東邊疆研究》、謝國禎《增訂晚明史籍考》

最後,不得不提袁崇煥的門生好友--程本直的《白冤疏》,節錄如下:

「臣從崇煥展轉行間,情形悉備,請得冒萬死為皇上陳之,以待斧鉞之可也。蓋崇煥自任復遼,殫精拮據;甫及期年,錦寧一帶,壁壘改觀。正擬器械馬匹,稍有頭緒,決計渡河,惟慮薊門單弱,請宿重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蒙皇上發部著議,疏固猶在御前也。乃敵今日困自遵化突入,不出崇煥所料。脫令薊鎮豫為戒嚴,堡堡錦州,城城寧遠,敵安得深入若爾!而大城小堡,望風投降,遵撫不能一日守城,遂至於斯。則何得謂崇煥之坐守遼東,任其入薊也!

至若崇煥自十月二十八日,一聞薊警,即檄調諸遼將兵赴急西援。躬統馬步二萬有奇,逐路置防,逐城置守。戴星犯雪,於十一月初一日馳至薊州,計圖背捍神京,面拒敵眾。十二日即發前撥堵截於馬昇橋;十三日敵乃盡撤遵營,橫劄於薊之東南角,林木茂密,山谷崎嶇。兩兵對壘,相持半日。不意宵遯而西,則安得謂崇煥駐剖薊州,縱其入京乎!若夫諸路援兵,豈不知多多益善?然兵不練習,器不堅利,望敵即逃,徒寒軍心。故分之則可以壯聲援,合之末必可以作敵愾也。況夫回龍營素不習練,易為搖撼,以滿桂邊兵據護京城,萬一可保無虞。此崇煥于迴喁轉之吱心也。以之罪崇煥,曰散遣援兵,不令堵截,冤哉!

至謂其逗遛城下,不肯盡力者,尤為可痛!痛自敵人逸薊入京,崇煥心焚膽裂,憤不顧死,士不傳餐,馬不再秣,間道飛抵郊外,方幸敵末近城,得以身翼神京。士馬疲敝,請休息城中。未蒙俞允,出營廣渠門外,兩相鏖戰。崇煥環甲冑以督後勁,自辰至申,轉戰十餘里,衝突十餘合,竟至運河血戰!殊勞遼事以來,所未多有此。前月二十日也,至二十六日,又舍廣渠門而攻左安門,亦時有殺傷,惟是由薊趨京,兩晝夜疾行三百里,隨行營僅得馬兵九千,步兵不能兼進。以故專俟步兵調到,隨地安營,然後盡力死戰。初二初三計程可至,不期初一日再蒙皇上召對,崇煥奉有拏禁之旨矣!

時未旬日,經戰兩陣,逗遛乎非逗遛乎?可不問而明矣!總之崇煥恃因太過,任事太煩,而抱心太熱,平日任勞任怨,既所不辭,今日來謗來疑,宜其自取。獨念崇煥就執,將士驚惶,徹夜號啼,莫知所處;而城頭炮石,亂打多兵,罵詈之言,駭人聞聽。遂以萬餘精銳,一潰而散。

夫此關寧數萬之眾,實皇上竭天下之物力,養之千日,用之一朝者也。今日因疑而執崇煥,執崇煥而輕棄數萬習戰敢死屢效之精銳,遂使敵騎縱橫。今日陷良鄉,明日陷固安,雖援兵雲集,誰復抗之?此非群疑之誤中,實敵間之密成。亦非崇煥之蒙冤,實天之不悔禍也。」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21 11:56 P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22 10:12 PM 編輯
jerryliang1127 發表於 2017-5-15 08:53 AM
夜月焰提出很多的說明證明您對這段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佩服!

但是您注意到原文的意思嗎? 原文作者是指責袁崇 ...

首先,我認為袁的能力被能高估太多了,要說是明末有名的將領還可以,但是要被拱為民族英雄嗎,你們還真的是太高估他了。
袁會被人懷疑叛國主要大多都是袁自己造成的。還一點還真怪不了別人。

趙括再無能,最起碼他還是知道兵法的,可以用兵法上的知識完全駁他他的父親。

再來,趙括
一沒有未請示趙王,就把廉頗給殺了。
二沒有讓秦軍從他眼下的長平遶過,未經一戰就讓原本在長平的秦軍直撲邯鄲
三沒有在回援時跑錯路,把軍隊帶往鄴城。等到收到消息長趕到邯鄲。
四趙括可沒有主張要與秦軍議和,將領中也沒有一人一直和秦昭王有書信往來

袁就是一個在寧綿之戰奇蹟地守住後,就自我澎脹的一個人。然後乙己之變的薊州防線被滿清突破。後來的行軍又盲目亂走。被人看破手腳而已。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22 01:47 A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22 02:43 AM 編輯
chan.taiman20 發表於 2017-5-17 12:31 AM
近年,大陸網民在貼吧上對袁崇煥的爭議不斷,連鳳凰網都拿此題目來做文章。樓主大概是以此為據吧。

首先, ...

《正氣歌》的文天祥、揚州十日的史可法,還有安史之亂的張巡,都打敗仗甚至被活捉,是否軍事指揮未能達到戰無不勝,就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呢?
=====================================

不是說要戰無不勝的人才能當民族英雄。但對一個能力和行為很有爭議的人將他拱為民族英雄,將之拱太高,反而不是好事。另外就是氣節。
文天祥雖然軍事也不怎樣,但是至少氣節是有的。在他有選擇在蒙視高官厚錄的生活的機會時,他還選了就義,而不改其志。
張巡雖然死守,而且以人為食,但他至少還是寧死不屈。

而袁崇煥嗎…讓手下私通後金,並和試圖用兵臨城下的方式來逼崇禎簽城下之盟的議和,有這樣的嚴族英雄嗎?
當然,之前也有看過不少人為汪精衛翻案,說他是曲線救國的。

更別在被拱為民族的救星,世界的偉人的銅像,每到一定時間就會有人去潑漆破壞……

關寧錦防線不是沒缺點的,因為要經營這條防線需要時間
================================
錦州不是防線
錦州不是防線
錦州不是防兵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在以前由於沒有地圖,所以很多人不懂。
但如今已有google空照地圖可以看了。所以只要有用心看地圖,就可以很明顯地知道。

錦州的位置已經離遼西走廊的出口很遠。根本起不到守住出口位置作用。

錦州的作用是用來當作進攻遼東平原的據點。
然而,以明朝的財力,用築城進逼,根本是慢性自殺。
北宋和西夏由於是在西北山地,所以可以用地形來築堡
然而東北出錦州之後,

就是大平原

在大平原上築城。後金不會派人的破壞嗎?

當初袁能夠一一築城,是趁著後金打朝鮮,而袁見死不救專心築城才成功的。

等到後金打趴朝鮮,緩過手,有充裕的時間後,就是被後金一個一個破壞。



孤軍深入是兵行險著,後世事後孔明,知道皇太極進襲北京,但當時究竟是向西挺進襲京,還是向南掠奪一番然後退回關外,誰也說不準,
=============================

作為一隻再怎麼差勁的軍隊,最起碼的工作就是第一掌握敵人的動向,第二掌握敵人的力量。
如果不能掌握敵人的力量,那最低限度也是要掌握敵人的動向
連當面的對手動向都不掌握,那還搞什麼軍事工作?
你可以說因為明軍素質太差,做不到。
但你無法解釋,為什麼袁崇煥甚至連這些基本工作都不去做呢?集幾個家丁,組織一個小型的偵查隊,連這麼一個最基本的舉措都不做,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
連派出夜不收、偵查隊去探查後金的路線都做不到,做不好,然後就盲目的把軍隊亂帶。這是一個合格的將領嗎?
而且還有人要把這樣的將領捧為民族英雄??

更別說鳳凰網和袁崇煥吧討論爭執最多的問題就是    後金是如何從袁崇煥看守的薊州防線過去的
是袁崇煥『未經一戰』就放過去的,所以袁到底是和後金勾結放縱後金過去的漢奸還是根本就是無能的問題。

謂敵越薊入京,崇煥罪也,誠然也。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22 02:40 A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22 02:47 AM 編輯
chan.taiman20 發表於 2017-5-19 02:44 PM
近年,袁崇煥的功過又再被抄熱,在大陸的網上討論區不少人熱議。網文如《袁崇煥失誤總略及其與明朝滅亡的內 ...

袁崇煥倒也不是到了清朝乾隆修《明史》時,才被轉貶為頌。根據民國學者錢海岳編撰的《南明史》,南明弘光帝已復袁崇煥、趙光抃原官。弘光元年二月,予袁崇煥祭葬。到了永曆帝,又謚袁崇煥「襄愍」。「襄愍」之謚,熊廷弼也曾被崇禎追謚。
===================================

再來說南明為袁平反的事吧。
首先,錢海岳說安宗為袁復官的史料出自安宗的的『登極恩詔』

然而在2010有人就在袁吧裏貼出『登極恩詔』的全文

裏面沒有復袁崇煥、趙光抃原官 的記載(登極恩詔被記載在明季南略,維基文庫可以看到全文)

然後袁吧就集體沉默。

另外的安宗弘光帝的《安宗實錄抄》也沒有復袁崇煥官的記載。(安宗實錄抄有記的到袁的,反而是袁殺毛文龍的不好記載…)
清初在北京收集史料編寫《國榷》的談遷也沒有記載。

一代大儒王夫之的《永曆實錄》裏,有罵了不少投靠南明的大西軍和大順軍的記載,但就是沒有復袁崇煥官的記載…


最後,再來看南明的一些大儒是如何評價袁崇煥的

朱舜水:
又賊臣楊鎬、袁崇煥前後誤國,繼喪遼陽、廣寧,滋蔓難圖

張岱《石匱書後集》
袁崇煥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極躁暴。攘臂談天下事,多大言不慚;而終日夢夢,墮幕士雲霧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魘也。五年滅寇,寇不能滅而自滅之矣。嗚呼!秦檜力主和議,緩宋亡且二百餘載;崇煥以齷齪庸才,焉可上比秦檜!亦猶之毛文龍以麼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論者乃取以比擬,不特開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檜矣。

談遷:督師之肉,其足食乎?
孫承宗:往以弔喪愚奴而為奴愚,以買米愚束而為束愚。




作者: 夜月焰    時間: 2017-5-22 02:53 AM

本帖最後由 夜月焰 於 2017-5-22 09:47 PM 編輯
tangoxtc 發表於 2017-5-15 05:57 PM
被認為是叛國是因為北京守城戰時
他犯了這點"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

你們可以看我上面發的地圖,注意一下上面的時間日期,
後金15日就到通州了(現在通州屬北京市通州區)
本來16日就可以直撲北京了,但是皇太極還故意四處探查攎掠。
17日,駐營,18日,駐營,

等到17日夜袁崇煥趕來,

之後皇太極才在20日在北京與滿桂、袁崇煥開戰。


作者: zodiac1848    時間: 2017-5-22 03:35 AM

夜月焰 發表於 2017-5-22 02:53 AM
你們可以看我上面發的地圖,注意一下上面的時間日期,
後金15日就到通州了(現在通州屬北京市通州區)
本 ...

會不會是皇太極的意圖不是攻擊北京,而是圍城尋求明軍主力野戰並擊破之?
作者: bigmotor2002    時間: 2017-5-22 03:15 PM

在抵禦外辱方面,袁崇煥應該算是英雄,他至少整備了山海關外的明軍,雖說不至於完美,但是也讓軍心安定下來,至少在領土方面是有功勞的
作者: tangoxtc    時間: 2017-5-23 01:09 AM

bigmotor2002 發表於 2017-5-22 03:15 PM
在抵禦外辱方面,袁崇煥應該算是英雄,他至少整備了山海關外的明軍,雖說不至於完美,但是也讓軍心安定下來 ...

決定關寧錦一帶戰略方針的是他的老師孫承宗
關寧錦從他老師手上就是這麼建設過來的
袁崇煥並沒有決定性的大發展
而被滿人找出對付方法也是從袁崇煥手上開始的
方法就是不要理會直接繞開就好
因為這裡強度是構築在防禦反擊上
缺少主動的攻擊能力
作者: chan.taiman20    時間: 2017-5-29 01:19 AM

本帖最後由 chan.taiman20 於 2017-5-29 11:00 PM 編輯

明末清初,朱舜水、《石匱書後集》、《國榷》、《明季北略》等固然把袁崇煥批評得體無完膚,但仔細一看:朱舜水,浙江人。《石匱書後集》的張岱,浙江人。《國榷》的談遷,浙江人。《明季北略》的計六奇,江蘇人。江浙一帶的士人一度對袁崇煥頗多貶詞。

不過,這並不等同當時民間意見的全部。曾跟袁意見相左的前上司王在晉,在《三朝遼事實錄》中,就指袁「雖死於法,不可頓沒其功也。」廣東人增城侯張家玉先後寫下《燕市弔袁督師》和《謁大司馬自翁袁老先生遺祠愴然有感》詩悼念袁。

同時,袁崇煥因反間計蒙冤之說,在明末清初之時已流傳。

嶺南三大家之一,廣東番禺人屈大均(生於崇禎三年,卒於康熙三十五年),在他的《再弔袁督師》(五之五,見《翁山詩外》卷七)一詩中,就有這一句:「勞臣遭反間,蠢爾善愚人。」從屈大均在《王予安先生哀辭》(《翁山文抄》卷十)中,記載了他從袁崇煥舊部屬王舋那裏取得袁崇煥被誣陷的故事。

另外,四川人唐甄(生於崇禎三年,卒於康熙四十三年)在《潛書》(卷三・千才)中寫道:「當是之時,非無賢才也,袁崇煥以間誅,孫傳庭以迫敗,盧象昇以嫉喪其功。」

康熙年間,與顧炎武王夫之齊名,浙東三黃之一的黃宗羲在《大學士機山錢公神道碑銘》中描述了袁崇煥因反間計而蒙冤的故事。東莞人楊寶霖在《袁崇煥雜考》中,「推論」黃可能從張宸所修的《明史・范文程傳》中,聽說而來的。

以上的詩文,或許不算是正史,但也旁證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之中,也有流傳跟後來乾隆初年修成的《明史》接近的說法。江浙一帶士大夫的說法,不是當年唯一的說法。

正如民國歷史學者孟森在《明末兵梁廷棟請斬袁崇煥原疏附跋》所言,「庶知三百年公論不定,一翻明末人當時之記載,愈墮雲霧中。論史者謂今日之人不應妄斷古人之獄,惟有求之故紙,憑耳目所及者言以為信。豈之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為糾葛。」因此,更不能只採明末某一方的意見,就判斷時人的想法。

關於己巳之變時,袁崇煥領軍勤王的指揮,其實程本直的《白冤疏》已解釋得很清楚。袁的戰略,未必所有人同意,或許不夠進取,但至少是能夠自圓其說。硬要把他說成縱敵深入,迫帝議和,實在牽強。

其實,明軍自薩爾滸之戰後,面對後金八旗兵,在野戰中輸多贏少。毛文龍和滿桂也能夠從後方偷襲或突襲中遇爾得手。明軍如在荒野平原正面跟八旗兵主力對抗,跟送死無疑。趙率教、滿桂戰死沙場,就是被迫在城外決戰的結果。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首的八旗兵,優點是野戰力強、機動、驍勇善戰,善於圍城打援;但缺點是補給,耐戰力不強。從戰績看,八旗兵都是速戰速決的,打不成就徹兵。寧遠之戰,努爾哈赤一見戰況不對,即徹兵全身而退。寧錦之戰,打了廿多天就徹軍。攻打朝鮮的丁卯之役,也是在一個正月內結束。

當時,唯有堅壁清野,以屯田堡配紅夷大炮作戰,是明軍唯一戰勝的不異法寶。因此,袁的戰略是「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趙率教在勤王時曾要求入城。滿桂以「敵眾援寡」一度推辭出永定門決戰,都同是避免正面跟八旗兵主力對戰的戰略思維。祖大壽也是在攻擊八旗兵後方,鑲藍旗阿敏駐紮的灤州永平等四城,才能扭轉戰況。

袁崇煥的軍隊若與善於「野戰」和「圍城打援」的八旗兵在野外決戰,恐怕只會讓勤王軍白白被八旗兵吃掉。唯有倚仗城牆為後盾,才能跟八旗兵周璇。不過,京師告急,皇帝都總會希望能夠速戰速決的。崇禎不是第一個,唐朝安史之亂,大將哥舒翰主守潼關,結果也被迫出關決戰,也是戰敗收場。

皇太極受制於袁崇煥的堅壁清野戰略,在軍事上無法戰勝關錦寧的明軍,就兼採外交政治手段,降服朝鮮和蒙古。至於毛文龍的牽制作用是被誇大了,借道蒙古,令八旗兵得以繞道攻擊京畿才是關鍵。

袁崇煥是文官出身,後獲提拔到兵部,因寧遠之戰勝利而得以統率遼東,等同現代的國防部次官。他雖熟習遼東軍事,但不懂政治。那是崇禎的範疇,而皇太極無論在軍事、政治和外交上,是徹徹底底完勝崇禎。


作者: ganzopapido    時間: 2017-10-16 06:18 AM

本帖最後由 ganzopapido 於 2017-10-16 09:00 AM 編輯

不是他配不配的問題

而是老共本身就是怕爭論的主

從老共的出發點,任何爭論必然是導致社會不穩的誘因

君不見幾年前大陸也有過“岳飛是否民族英雄“的爭論。最初是有人從教育部新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發現宋史岳飛不提“民族英雄”一詞,僅以”抗金名將“呼之,並對其愚忠多有批判,令人懷疑是否老共要抹黑岳飛,為“民族團結”造勢。最後越搞越大,引得央視都出來闢謠,說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確是民族英雄,這才平息下去。

所以對袁崇煥的爭論,其本身的功過還是其次,主要是一有爭端,老共就要儘快扼殺,要麼是完全封殺,要麼是出來給一個官方説法,然後大家別爭。

(另見《袁崇煥》一劇去年拍完至今不能首播的原因,最新消息是要推到明年,其實很大可能就是怕捧袁崇煥等於損滿清,破壞民族團結,所以審批過不了)
作者: sexkiller3    時間: 2017-10-16 09:08 AM

想想還是當漢奸好, 那些宅在家不派援兵的沒事, 親自出兵救火的卻被大家用放大鏡挑骨頭, 最後更屍骨無存.
作者: boos0424    時間: 2017-10-22 03:53 PM

當然可以,不然怎麼會清朝用離間計來害死他呢?不招人妒是庸才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17.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